股权咨询公司丨东掌咨询:股权设计的五重境界
文/王俊强(东掌咨询创始人)
讲股权激励的人越来越多,但股权激励的效果却越来越差,这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。为什么?因为时代变了,很多企业(尤其是传统企业)的日子不好过了,甚至已经陷入了迷茫期或者衰退期,股权激励这个看涨品失去了生根发芽的土壤。
硬币的另一面,股权的威力依然光芒四射,推动着企业实现公司价值与经营业绩的双提升,但显然不是简单的股权分配或股权激励,而是更高层次上的股权治理和股权战略。
股权设计第一重境界:股权分配
“我准备拉几个朋友合伙创业,请问我们几个按什么比例分配股权最合适?”
“我们公司打算做员工股权激励,请问需要拿出多少比例的股权?”
“我们需要到外地开拓区域市场,请问需要给当地的资源方多少比例的股权?”
……
很多老板都比较关注股权的数量分配,他们认为这就是股权方案设计的核心。其实,一个静态的股权分配比例,不管怎么设置,都没有本质的区别。
一个没有价值的企业,老板控制90%的股权又有什么意义?一个有价值的公司,持有10%股权的合伙人,如果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,也可以把公司搞得鸡犬不宁。
其实,股权分配的核心不是数量分配,而是股东分类。把不同类型的股东放置在不同的平台上,按照不同的规则进行激励和管理。股东混在一起谈比例,那就是舍本逐末;挖空心思算比例,到头来不过是个精确的错误!
股权设计第二重境界:股权奖励
“有几个老员工跟随公司十几年了,过去的工资比较低,我该给他们多少股权作为补偿?”
“同样的岗位,那些过往业绩突出的员工,是否应该获得更多的股权?”
……
按照过去的贡献分股权,称为股权奖励,比股权分配前进了一步。股权奖励有一定的维稳效果,但激励效果一般。鉴于此,大部分专业机构都建议将股权奖励作为股权激励的补充,只占很小的比例,这样做是对的。
如果真要推行股权奖励,可以考虑以未来的业绩贡献作为奖励的条件,这样既能够引导激励对象向前看,又可以赋予股权激励一定的弹性空间。
股权设计第三重境界:股权激励
面向未来,兼顾过去,这是股权激励的原则。在过去的数年中,股权激励的作用一直备受推崇。现在,股权激励之所以受到质疑,并不是这种制度过时了,而是很多企业不具备实施常规股权激励的条件了。
如果连老板都看不清企业的未来,试问股权激励该面向何方?这才是问题的关键。怎么办呢?答案就是,欲做股权激励,先做顶层设计。瞄对了方向,努力就会产生价值;没有方向或瞄错了方向,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浪费资源。
你会发现,不同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,样子差不多,但为什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呢?因为,真正起决定作用的,是背后差异巨大的顶层设计方案。股权激励方案,只不过是其中一个分支的一份输出成果而已。
股权设计第四重境界:股权治理
小公司赢在管理,细节决定成败;大公司赢在治理,格局决定结局。治理是一门研究责、权、利的学问,而股权是责、权、利的集中体现。所以,以股权为切入点设计公司治理规则是非常合适的。
股权激励只谈利益,不谈责任和权利,最终的结局,要么是无人拉车,要么是翻车。从本质上讲,企业实施股权激励,不是老板的钱多得花不完,需要与他人分享;而是企业这趟车靠老板一个人拉不动了,需要与他们分担。
推行股权改革,真正要改的不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,而是企业的运行模式——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平台,从一个山头转向多个山头组成的山脉。对员工来说,之前是,涨工资找老板;现在是,要发财靠自己!
股权设计第五重境界:股权战略
绝大多数的管理工具都是为企业战略服务的,股权也不例外。不同的是,股权本身也可以上升为一种新型的企业战略,称为股权战略。股权战略不是股权激励的翻版,两者有着本质的差异。
股权激励的研究对象是人,核心功能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;股权战略的研究对象是企业,核心功能在于提升企业的业绩和价值。
股权激励没效果,根源在于企业没有升值空间,或者说传统的企业运行模式在新时代遭遇了瓶颈。股权战略是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定义企业,以拆分、整合、加杠杆等轻模式取代固有的重模式。只要企业有价值,再少的股权员工都会抢着要。
综上,不是股权机制失灵了,而是低层次的股权分配和股权激励没有多大价值空间了。企业家有什么样的境界,股权就能发挥多大的作用。你的认知跟不上时代,你企业的股权方案必然会失败。
东掌咨询,实战派股权设计咨询公司,企业顶层设计引领者,寡头顶层设计咨询开创者,专业提供价值战略定位-企业顶层设计-股权架构设计-股权合伙制度设计-股权合作机制设计-股权激励方案设计等全链条股权咨询落地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