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伙人股权设计丨合伙法则:坚守初心,果断拒绝六类人
文/东掌咨询
遇见对的合伙人不一定就能把企业做得风生水起,但碰上不着调的合伙人一定会把企业搞得鸡犬不宁。哪些人不适合合伙呢?
第一类:不敢下注的人
上梁山为什么一定要纳投名状呢?因为,纳了投名状就断了自己的后路,没有退路方能一起想出路。创业之路绝不平坦,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也不算过分,一不小心登上失信人黑名单或被限制高消费,那已经是见怪不怪了。
买房子,背的是30年的债。但创业,可能赌上的是全部的家当、心血和一生的信誉。创业是条不归路,拼的不是专业,而是决心。不管技术能力多强,知识多么渊博,一谈投钱就转移话题,或找出100个理由来搪塞你的人,肯定是不适合一起创业的。
第二类:不扛事的人
能扛事,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。想当年,“双减”冲击下,新东方从山顶滑落,1500多个教学点退租,4万名教师面临辞退,这对60多岁的俞敏洪来说可谓跌入了绝望之谷。但俞敏洪扛住了,给家长退款,给老师发遣散费,给山区里的孩子捐赠课桌椅。能扛事的人运气一般都不差,果然,天无绝人之路,东方甄选的崛起是上天对俞敏洪的最好奖赏。
漫漫人生路,拼的不是才华,而是看谁能扛事。经营企业也是这样,不管是碰上大环境低迷,还是公司债务危机,都要咬牙挺过去。如果你的朋友碰到难题就垂头丧气,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一样,这样的人千万别合伙。
第三类:表里不一的人
我们不怕敌人锋利的刺刀,就怕朋友笑里藏刀,因为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《水浒传》中,陆谦原本是林冲的好朋友,但却是一个见利忘义、表里不一的人,害的林冲家破人亡,被逼上梁山。
企业的成功一般都是抓住了大势,而企业的垮台基本上都是从内部腐烂开始的。我们不要求合伙人有多么崇高的品格,但一定要表里如一,绝对不能是个两面三刀的人。另外,当合伙人意见不一致时,最好是放在桌面上光明正大地讨论,即便是争个面红耳赤也没关系。怕就怕,表面上双手赞成,背地里嘲讽使坏。这样的人,还是远离为好。
第四类:负能量的人
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。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,人的坏情绪也会传染。找合伙人,是来解决问题的,而不是来吐槽的。如果是基层员工,由于个人见识、权力和能力有限,发现公司问题时抱怨几句是可以理解的。但对于合伙人来说,遇事发牢骚就是缺乏担当、推卸责任的表现。
抱怨,不仅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,相反还会放大问题的负面影响。领兵打仗最讲究士气,所谓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如果公司里个个都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,这工作就没法干了。
第五类:贪小便宜的人
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。有舍才有得,有得必有舍。格局大的人,小事不计较,大事不含糊;格局小的人,小事精于算计,大事稀里糊涂。
贪小便宜必吃大亏。战国时,楚国国君楚怀王动了贪便宜的小心思,轻信秦国归还六百里商於之地的承诺,与盟友齐国断交,结果掉入了秦国设下的圈套。最后楚国被打得一蹶不振,楚怀王自己也落得个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。为捡芝麻丢了西瓜,最后连芝麻也没得到。
如果合伙人过于关注眼前利益,就会错失公司发展的良机,也极有可能会干出以公司长远利益换取个人蝇头小利的龌龊事。
第六类:老好人
老好人,看似人畜无害,实则隐患重重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鲁肃被刻画成了一个典型的“老好人”。周瑜多次与诸葛亮斗智斗勇,结果都被自己的合伙人鲁肃给搅黄了。站在蜀汉集团和观众的立场上,鲁肃的确是个值得称赞的大好人,但站在东吴集团(尤其是周瑜)的立场上,鲁肃这个“老好人”显然是不称职的。
老好人最典型的特征,就是将个人感情凌驾于规则和公司利益之上,这是合伙最忌讳的。成大事者,不能有妇人之仁,要将私人恩怨锁定在大义和原则的笼子里。
创业是一场只知道起点,不知道终点的马拉松。我们无法预知哪些人将与我们携手同行,我们能做的,就是尽力规避掉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人。
东掌咨询顾问团队,曾经是股权激励咨询培训领域拓荒者。创始人王俊强领衔的顾问团队来自于知名战略咨询公司、股权激励咨询公司和培训机构,精通股权激励课程和股权设计咨询。
东掌咨询,如今是企业顶层设计引领者,专业提供价值战略定位-企业顶层设计-股权架构设计-股权合伙制度设计-股权合作机制设计-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全链条股权咨询落地服务。